联系我们

电话:027-88386177(智库咨询); 027-88386142(鉴定业务);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文清楼

中南司法鉴定网
公众号
学海问道 | 夏朗:初心亮讲坛,新知启思维
通讯员: 转载: 上传时间:2024-04-09 返回上级

学海问道|夏朗:初心亮讲坛,新知启思维


【引言】

学海茫茫,启航有道;师道悠悠,传灯解惑。我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决赛于20243月成功举办,其中我院夏朗老师脱颖而出,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本次竞赛一等奖,创下了我院教师近年来在校级“青教赛”中取得的最佳战绩。一位登上讲台未满一年的新教师能对课堂教学如此驾轻就熟,我们在钦佩之余也不禁对他的学术思维与教学心得感到好奇。为了解这位“教坛新星”,本期“学海问道”栏目邀请到了夏朗老师并进行深度访谈。

 

图1 夏朗老师参加2023年华中地区高校法学青年研习会(来源:法学院).png

夏朗老师参加2023年华中地区高校法学青年研习会(来源:法学院)

 

【人物简介】

夏朗老师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司法鉴定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司法鉴定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学科创新基地)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师从张明楷教授,研究领域为刑法解释学。

曾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法学院、台湾大学法学院访学,已在《政治与法律》《政法论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图2 夏朗老师接受记者采访(供图:王紫璇).jpg

夏朗老师接受记者采访(供图:王紫璇)

 

【访谈实录】

记者:夏老师您好!很荣幸今天能够对您进行采访。请问当初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留校担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特别的体验吗?

夏朗老师:我选择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主要基于两点考虑。首先从个人性格来说,我愿意和他人交流,进行问题研讨、产生思维碰撞。当他人从我们的交流中获取启发时,我会有很强烈的成就感。其次是大学老师相比其他职业较为自由,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更加充足。

我完成从学生身份到老师身份转变的时间并不长,但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魅力。首先,相比于独自做研究,给学生授课更能督促我对刑法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其次,在课堂上我还需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能更为直观明了地掌握知识。最后,在课后许多勤于思考的学生会主动向我提问,他们新颖的问题也时常带给我很多研究思路上的启发。

此外,我也感觉到作为老师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我会回忆自己在学生时代喜欢的教学方式继而选择性地采用。毕竟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当发现学生对我的教学给予正面反馈时,我认为原因之一是我采用了学生更能够接受、更容易吸收知识的方式进行讲授,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

 

图3 夏朗老师获2023年度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来源:刑事司法学院).png

夏朗老师获2023年度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来源:刑事司法学院)

 

记者:结合您的访学经历,作为一位刑法学教师,您认为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相比,就刑法学专业而言,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夏朗老师:我个人曾经有在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访学经历。他们的教学常常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围绕案例或某个具体问题,像辩论一样分组各自站在不同立场上阐述观点,这可能更利于师生互动和思维碰撞,而我国大陆地区多以老师直接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这种差异需要客观看待,以我的课堂为例,学生有120名甚至更多,在这种客观条件下采取讨论的形式难免会有障碍,效果也不佳,直接讲授可能反而更利于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所以我认为两种教学方式各有所长,没有高下之分。

 

图4 夏朗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来源:刑事司法学院).jpg

夏朗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来源:刑事司法学院)

 

记者:您在最近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非常优秀。您参加这次比赛的感受如何?有什么特别难忘的故事吗?

夏朗老师:首先要感谢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教学和本次比赛的重视,以及对我在教学设计、教案撰写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倾囊相助。另外,好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教师发展中心对新入职教师为期一年的培训,这种模拟训练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同时,通过在本次比赛中观摩其他优秀选手的授课过程我也受益良多,相较于比赛之前,我在课堂授课时能感受到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学校提供的这一平台和机会确实对参赛教师都大有裨益,因此我也希望“青教赛”可以长久持续地举办。

 

图5 夏朗老师参加我校第十一届”青教赛“(来源:刑事司法学院).jpg

夏朗老师参加我校第十一届“青教赛”(来源:刑事司法学院)

 

记者: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您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在这些成果中最让您印象深刻的是哪一个?为什么会让您如此印象深刻呢?

夏朗老师:在学术研究者看来,自己的每一篇论文都倾注了许多心血,都会让自己印象深刻。也正因为如此,在清华读博期间张明楷老师建议我们在写完文章后要请其他同门阅读,让他们作为旁观者提供客观意见。

目前印象最深刻的是最近发表的《论轻罪时代的前科淡化:对犯罪信息获知途径的限缩》这篇文章。轻罪治理问题牵涉许多部门法理论,从刑事一体化的角度,它涉及刑事诉讼法的问题;把视野再扩大一点,张翔老师最近发表的《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一文则是从宪法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认为这种跨学科的思维十分有必要,可以有效避免我们仅用刑法思维思考问题,从而一叶障目、闭门造车。

就我这篇论文本身而言,写作出发点特别简单,是来源于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一个努力上进的人由于家人曾被定过罪导致自己难以通过公考的审查,这件事情引发了我对轻罪治理的思考。目前学界达成的基本共识是轻罪需要治理,但论及具体解决方式仍是众说纷纭。

轻罪治理真正的问题在于目前轻罪犯的犯罪附随后果过于严重,因此需要寻找规制轻罪犯行为和保证罪刑相适应之间的平衡点。与提出建立前科消灭制度的观点略有不同,我在文中主张的是前科淡化。首先我认为建立前科消灭制度牵涉诸多方面,并非一日之功,它可以作为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的终极目标存在,但远水解不了近火,在它真正建立之前社会生活中还现存许多问题,学界理应为其提供解决路径。其次,假设真的建立了前科消灭制度,或许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实践中曾经出现过给涉事未成年人颁发前科消灭证明书供其应聘工作的做法,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强调?所以我意识到可能对于那些需要回归社会的轻罪犯而言,比起前科是否彻底消灭,他人是否知晓其前科存在更为重要。因此我提出尽量限缩前科信息为人知晓的途径,从而更利于他们复归社会。

 

图6 夏朗老师参加我校建校75周年学术校庆活动(来源:刑事司法学院).jpg

夏朗老师参加我校建校75周年学术校庆活动(来源:刑事司法学院)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经常鼓励我们当代的青年要肩负使命,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用自己所学投身社会,是我们这代青年人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您认为就您所研究的刑法学而言,该专业的学生如何能运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做出贡献呢?

夏朗老师:首先,我经常会告诉自己的学生,研究刑法给法律工作者带来的收入可能低于研究民商法、经济法,那么就更需要我们“为爱发电”,这种爱就是指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追求。我希望学生学习刑法,除了赚钱之外,更应该保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感,用这种精神指引自己坚持刑法研究。

此外,刑法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于一些问题可能会产生分歧。理论界认为实务界考虑不周,实务界认为理论界坐而论道,这种分歧是客观存在的。但其实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希望最大化地实现公平正义,双方目标一致、殊途同归,可以形成非常良好的互动关系,不应被塑造成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正因如此,希望同学们未来无论从事理论研究工作还是司法实务工作,都能追求与另一方“和而不同”,共同维护法律职业的尊荣感,追求公平正义,为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助力。

【结语】

饮水思源,清泉涌流不息。作为教育工作者,夏朗老师以满腔的热情和无尽的耐心,点亮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潜能;作为学术探求者,他不断追求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学者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将谨记夏朗老师的教诲,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

策划:章程

记者:王紫璇、黄彩旋

校对:赵晋娈

排版:卢爽爽

审核:张维佳、周凌


期刊投稿
咨询热线
027-88386177(智库咨询); 027-88386142(鉴定业务);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